充分發揮金融政策效能 助力夯實經濟恢復基礎 |
日期:2022-9-5 瀏覽次數:336 |
來源于:新浪財經網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運行多種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中央能用盡用近兩年儲備的政策工具,及時果斷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并出臺了有力度的穩投資促消費政策,以合理適度的總體政策規模引導推動經濟平穩運行。 但不容忽視的是,雖然當前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仍有小幅波動,基礎尚不牢固。當前正處于經濟恢復緊要關口,需要繼續強化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政策舉措。在此背景下,加快釋放政策效能至關重要。 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繼續爭分奪秒抓落實,用“放管服”改革辦法再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發揮效能,細化實化接續政策、9月上旬實施細則應出盡出,著力擴大有效需求,促投資帶消費增就業,鞏固經濟恢復基礎,增強發展后勁。 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穩經濟的政策效能,需要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相關項目盡快落地實施,爭取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自提出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舉措以來,國開基礎設施基金和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已投放資金達3000億元。其中,國開基礎設施基金已簽約422個項目,合同金額2100億元,并已投放2100億元;農發基礎設施基金投放已達900億元,基金累計支持基礎設施項目500余個。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用好新增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擴大規模,對符合條件成熟項目滿足資金需求,避免出現項目等資金情況;將上半年開工項目新增納入支持范圍,對之前符合條件但因額度限制未投放項目自動納入支持,以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也為制造業和個體工商戶及時提供市場需求。 切實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不僅要做好“增量”,還應積極“擴容”。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擴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領域,將老舊小區改造、省級高速公路等納入,并盡可能吸引民間投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此前召開的扎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也提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加強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建設;同時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加強社會資本投融資支持,促進社會資本投資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穩經濟的政策效能,還需要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帶動作用,引導商業銀行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為重點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配足融資,這也有利于擴大信貸有效需求。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有關部門要完善對銀行的考核,銀行要完善內部考評和盡職免責規定,形成激勵機制。 除強化考核激勵外,引導商業銀行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還需鼓勵銀行機構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如針對納稅守信、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較好的小微企業研發信用貸款類產品,支持銀行機構向科技企業發放以知識產權為質押的中長期技術研發貸款等。同時,引導銀行機構著力優化服務,減少企業貸款周轉,推動解決企業“過橋”“倒貸”難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綜合考慮企業項目預期現金流和投資回收期等情況,合理確定還款期限和還款方式。 唯有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為商業銀行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添足動力,促進穩經濟金融政策效能充分發揮。 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穩經濟的政策效能,重點還在落實。 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同時,再實施19項接續政策,形成組合效應,推動經濟企穩向好、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爭取最好結果。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指出,近日國務院向主要經濟省份派出工作組,圍繞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現場解決了一批難點堵點問題。國務院將再派一批督導和服務工作組,赴若干省份推動政策落實。適時核查回訪,重點核查項目建設三季度實物工作量完成、完善手續等情況。各地要建立督導和服務工作機制。重點項目建設要按照有回報、保證資金不挪用和工程質量的原則,不失時機推進。 由此可見,在持續部署穩經濟政策的同時,政策的督導落實日益受到更多強調。下一步,推動穩經濟金融政策效能充分釋放,需要用“放管服”改革等辦法提高審批效率,壓實相關主體責任,推動加快政策舉措落實落地,有力夯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基礎。 |
【上一篇:貸款展期、企業減稅,國務院常務會部署重磅就業支持政策】【下一篇:《關于支持佛山新時代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的意見》】 |